【听杨姐说】
8月28日,浪潮云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logo。
在杨姐看来,独立的品牌和logo意味着,浪潮云的地位在浪潮集团内部又上升了一个台阶,甚至未来可能已被树立为又一个被孵化出的、未来具有“分拆上市”潜力的“子业务”。
注意,在杨姐看来,这个业务足以独立上市——但却不是表面上的“浪潮云”!
这个业务承载着浪潮扛把子孙丕恕对未来的巨大期望——从卖硬件到卖服务,从政府到企业客户,浪潮集团未来最大的想象空间就在这里,无异于从一个湖泊进入到了一片大海——尽管目前“海”里已经有了阿里云和腾讯云,摆在浪潮面前的,甚至还有华为。
但浪潮云身上承载的希望并不是阿里云与腾讯云一样的使命,基于云的服务也不是浪潮云的真正归宿!
阿里云和腾讯云,除了给企业提供云服务解决方案外,结合ai更像一个“大脑”,准备向外输出源源不断的能力,例如阿里云的“小ai”和腾讯云的“小微”,是b2b2c的模式。而浪潮云的未来目标则是一个云的“生态体系”+“市场”,且都是b2b的生意。
浪潮云“系”
阿里云、腾讯云那样更偏重整体解决方案——就云服务本身而做业务,让企业一站式拎包入住,什么都不用操心。但是浪潮云除了提供这些以外,还会有一堆合作伙伴来丰富云的服务以及未来的数据交易市场。
三者有差异的原因在于,浪潮与腾讯、阿里不同,浪潮出产服务器,甚至阿里云、腾讯云的很多高精尖服务器也是和浪潮一起合作开发出来的——但at并不参与生产。
因此浪潮云就看到,在浪潮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流程中,客户对paas、saas、iaas的不同需求。有些基于硬件的、有些基于软件的公司在其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举个例子,未来如果是一家媒体,可能在阿里云上会得到一个完美的服务套餐,而在浪潮云上,则除了有一个解决方案外,还有众多浪潮的应用服务提供商来供你选择——例如要不要在视频云上加一个“自动美颜”的插件功能?要不要选择一个可以给视频打水印的小功能?再例如可以自动给视频按明星脸归类的搜索功能……
当然,这些服务都是收费的,第三方服务商和浪潮可以双双从中获益。
浪潮云把合作伙伴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平台技术型合作伙伴;第二类应用市场合作伙伴;第三类是云方案合作伙伴——每个企业对云的需求不同;第四类是云迁移合作伙伴——很多政府或者企业不完全了解云,不知道怎么部署,不知道自己的云平台跟公有云之间怎么实现数据的衔接和交互……因此会出现一些专做云迁移的合作伙伴,帮助浪潮的客户把企业整上云。
为了吸引合作伙伴参与浪潮的这个梦想,目前浪潮已经拿了一千多种应用和工具,帮助这些第三方入驻浪潮云市场,包括支撑软件、安全、管理等等,这些第三方合作伙伴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向、自己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洪添解读浪潮云战略
数据“淘宝”
浪潮云心心念念的,应该不止是简单的“云”的生意。
姐认为,浪潮云杀入企业级市场的最终目的——提供计算服务资源和数据资源,而这个目的的达到,要经过一个过程,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洪添将其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让企业的业务都迁移到云上;第二阶段是数据整合;第三阶段则是拿着这些数据进行创新”——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个“创新”,即数据交易的“淘宝”。
持续看杨姐的公号的朋友,应该知道,以前咱们写浪潮集团的时候,曾经提到,未来浪潮的“百年大计”是做“数商”,即一个数据交易市场——您可以把它想象为一个数据的“淘宝”,每个企业都可能拿着自己的数据资产去和别人交换,或者而购买其他公司的数据——当然,前提是这些数据经过了脱敏,且被合法使用。
换句话说,浪潮一直希望能够搭建一个数据交易的市场,让每个企业能够用自己“脱敏”数据来帮助其他人,或者干脆就是让企业将自己的数字资产“变现”。
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步骤,就是让企业把自己的数据放到云上——此前浪潮云已经完成了一个重要的、稀缺的资源上网工作,就是将政府已经开放的、独家且稀有的数据收集起来放到云上,其中很多都是整个行业、地区类型的综合型大数据,具有企业数据不可能拥有的广度和深度。
现在,需要更多的企业数据也能够进入这个市场!
浪潮云正在试图汇集政府开放数据、互联网数据、第三方数据资源(且均是真实、实时、合法、中立的数据资源),打造了数据交易平台“天元数据网”,可以实现让数据方便地交易和流通。
这个时候,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了,那阿里云、腾讯云会不会也做一个数据交易市场?
这个怎么说呢,阿里云和腾讯云都是自己能够产出数据的公司,两者在未来将把重注押宝于基于大数据开发出的人工智能入口——他们或许无暇或者也无法建立一个“数据市场”,甚至,他们很可能就是因为自己的数据太过庞大而作为商业机密不能拿出来交易。
大家想想,如果at互相通过第三方去买对方的数据……那岂不是很糟糕?而浪潮作为一家自己不生产数据的公司来做这个平台,将有可能最为公正。
当然,这是一个慢慢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也正是由于浪潮本身并不像腾讯、阿里那样自己有业务能够产生数据,因此从一开始,浪潮需要建立一些案例,筑巢引凤,让企业进驻到浪潮云上,未来则可以慢慢接受浪潮的数商思维。
好接下来咱们看看浪潮云这次公布的目标200亿,究竟怎么实现!
翻番吧,浪潮云
2016年18亿,今年前八个月20亿,就算全年30个亿的收入吧,浪潮云要怎么完成2020年200亿的收入目标呢?
简单粗暴地算,必须每年翻番——2018年60个亿,2019年120个亿,2020年240亿!
对此,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洪添也有透露:从两个角度来讲,浪潮云把客户分成了政府客户和企业客户,而从地域来说,分国内客户和海外客户。
显然,浪潮在不断往云上砸钱的同时,快速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也成了硬任务,而在这个过程中,恐怕有个高附加值的服务,就是“定制”!
没错,云服务的个体化定制,中国应该是非常需要的。
王洪添透露,中国可能跟欧美不太一样,欧洲经过工业革命发展,经过几百年工业发展,整个社会管理体系,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体系非常成熟。中国毕竟改革开放只有几十年时间,很多企业发展个性化竞争非常多。这家企业和另外一家企业,虽然是同类企业,但是管理模式可能差异非常大,所以实际上在推动企业上云或者购买云服务的时候,每家企业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浪潮云推动了企业的个性化定制。
当然,无论如何客户规模是硬任务:浪潮云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政府的客户购买服务达到十万以上,再推动一百万以上企业购买服务。
与此同时,沿着海外“一带一路”国家,北美、南美、欧洲、非洲都有这种计划,部署相应的云中心——海外客户也开始在计划中。
杨姐猜,除了云的收入、第三方合作的收入,浪潮云的未来将有一部分收入将来自于数据服务。
由于已经服务了很多政府,浪潮自己也收集了很多社会公共数据,目前浪潮手里有50pb的数据可以共享给客户和或作伙伴进行使用,甚至建立垂直行业的大数据资源库。
例如健康医疗的数据,浪潮现在与中国移动共同发起成立了健康医疗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未来肯定有很多健康数据,有些数据可以开放,有些数据可供有偿使用,同时也可以采购很多数据。
杨姐点评:
其实,浪潮云的目标根本不是阿里云和腾讯云——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独领风骚的几十年,浪潮云看中的是数据交易,而云只是让数据进场的第一步!
是的,当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数据就是企业未来最重要的资产——但现在的数据割裂、碎片化严重,而数据流通的需求在不久的将来应该是一种刚需,数据流通起来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
很多政府、企业需要数据,很多人有数据,很多地方、很多领域都有数据,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数据拥有者没法把有效的数据交给需要数据的这些人,相当于数据是煤矿,被埋在地下,我们需要煤,没有人把煤挖出来,进行加工,交到使用者手中。
这其中缺乏很多标准、规范,也缺乏很多技术支撑,浪潮正在试图建立的正是这个数字世界中新的商业文明。他们必须与合作伙伴、客户一起推动相关的标准体系规范的落地,以及技术打通。
其实,早在浪潮云此次换标之前很久,浪潮集团就在做一件事:天元数据网。
他们把数据链条进行梳理,提出了一个a、b创客概念。a创客拿着数据做创新应用,比如用公交、出租车、共享单车、地铁等数据去做智慧交通。而b创客则负责前期的数据搜集、采集、生产、加工,然后交给a创客进行使用。
a可以给b下订单,a、b和平台方都可以从中获取收益。
举个现实点的例子,摩拜和ofo都可以成为b创客的角色,他们把手中的共享单车数据整理好、去除敏感个人信息,然后卖给地图公司、导航公司、市场咨询公司……
总之一句话,数据的未来一定也是流通,有流通就需要市场!浪潮云内心里真正期待的,应该是让所有企业上云,并在上面把数据能够做成最后流通的商品!浪潮云自己,则是数据世界的“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