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之琰
编辑丨洪鹄
市值超过32000亿人民币的阿里巴巴和超过31000亿的腾讯是中国商业领域两头不断膨胀的巨兽,在不断繁殖出新的业务线的同时,巨大的资金体量也让它们愈加凶猛、同时也是愈加敏捷地开展着资本布局。根据公开数据,迄今为止,阿里、腾讯分别完成了297和592笔投资,其中单笔投资亿元以上规模的就有125和203家。
这一军备赛在近一年里继续提速:2018年上半年,阿里和腾讯分别已投出了1000亿和1200亿,均超过了两家2017全年投资总和;而在拼抢最激烈的零售领域,阿里在去年完成了对银泰商业、三江购物、高鑫零售等的布局后,今年又以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剑指腾讯阵营的美团点评。腾讯则将永辉超市、家乐福、万达、海澜之家、湖南步步高等收入军团,强势应战。
足够出色的战略投资能够将公司的现有业务带到不可思议的高度——5年前,腾讯和阿里正是因为投资滴滴和快的,迅速扩大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用户量,得以快速发展起深刻影响这几年商业格局的移动支付。而对于今天体量的腾讯和阿里,投资的高度重要性,还在于它几乎意味着这家公司的想象力和未来发展方向。
摆在中国创业者面前的,则是一道越来越迫切的选择题。2018年,阿里和腾讯有接近一半的投资发生在中早期(天使轮、a轮、b轮),这意味着创业者必须尽快地思考未来——和谁站在一起,站在一起的收益和代价,或者如何才能拥有“不和谁站在一起”的权力。
两者之间,腾讯投资在近几年愈来愈以友好、开放的形象著称:在“只求共生、不求拥有”的纲领指导下,腾讯愿意给足创业者发展空间、不强求所投企业与自身业务结合,被认为是最像财务投资人的巨无霸。而阿里显然是更复杂、更具争议、也更难一言以蔽之的存在。一些常见的评价包括:“风格激进”、“想要的会不惜代价搞到手”“控制欲”,乃至“投的一些公司逐渐品牌都消失了,只剩下给阿里造血”。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试图抛开这些情绪性的观念,从源头去拆解阿里投资。真正需要回答的问题或许只有两个:
投资,对于阿里意味着什么?
被阿里投资,对今天的创业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8年4月2日上午11点,早已知道消息、在等待最后“官宣”的记者们终于收到了这条当天最重要的新闻稿:饿了么与阿里巴巴共同宣布,阿里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原本与记者熟稔的饿了么公关在这件大事上完全噤声,所有的对外发声都来自阿里进驻饿了么的公关高层。
全资收购的消息公布前,来自阿里集团层面的公关就已经开始对饿了么公关部进行“培训”。一位阿里内部知情人士告诉36氪,饿了么原本的公关策略偏“危机解决”,缺乏阿里注重内容策划和长期规划的“专业性”,急需“改造”。
事实上,从两年前阿里对饿了么第一笔12.5亿美金的战略投资起,这种改造就开始了:2016年4月13日宣布融资消息的当天,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在内部邮件中第一次把公司定位从“外卖平台”改成了富有阿里味的“到家服务平台”,并称会与阿里开展生态合作。当年年底,饿了么的财务、hr系统已经完全改成了阿里式。与此同时,原本还有种大学生创业气息的饿了么也终止了它此前惯用的“熟人+同学”招人模式,而开始频频从世界500强、阿里中供铁军等处挖来管理层。一位知情人说,这一举动也是源自阿里的建议,“阿里觉得饿了么的内部管理没有大头人物”。
让我们回到饿了么被阿里全资收购后的这个4月。
收购当天,原阿里健康ceo王磊宣布担任饿了么ceo,此后多个阿里高管“接管”饿了么各业务部门,张旭豪在饿了么和百度外卖董事长之外,成了阿里集团ceo张勇的“新零售战略特别助理”;
整个6月,来自饿了么的消息都是和阿里旗下的零售通、高德地图、菜鸟网络合作,新任ceo王磊称“饿了么已经开始享受到新零售体系的生态红利”;
在饿了么投入10亿元迎接夏季战役不久,7月12日,平台在上海日交易额破亿,创历史新高。
饿了么的变化,呈现出人们脑海中“阿里式收购”的典型模样——与阿里业务强绑定,口袋里有了足够打仗的钱,以及创始团队被边缘化。相比标榜“只求共生,不求拥有”另一巨头腾讯,阿里投资流露出极强的控制欲。
阿里巴巴ceo张勇无疑知道坊间对于阿里投资的“风评”。不久前,他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回应:“我对这个企业要负责,不能把它和阿里融为一体,我就负不了责,我必须这么干。”
曾有评论者认为,腾讯在投资人上是“北约模式”,基于理性合作出发,被投公司的自主权力不受影响,而阿里则是“苏联模式”,讲究一个中央、一个领袖。
这种说法描述了腾讯主打财务投资、阿里聚焦战略投资的表象。纯粹的财务投资为什么对于腾讯有意义而对阿里没有意义?阿里对于被投企业的掌控欲背后的驱动力到底来自何方?
对于腾讯,它愈来愈将资本视为与流量同等重要的核心能力。但对阿里来说,投资只是手段,“把事做成”才是根本目的。
离开,或者站到塔尖
从拿阿里的第一笔钱起,创始人就得做好两手准备:你的“孩子”有了个资源十足的巨人“爸爸”,它甚至可以站到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远的远方。反面是,巨人的血液会流进“孩子”的毛细血管。
你不得不跟着巨人的步频,如果走到收购那一步——尽管表面上,被阿里收购并不会像b、t两家将公司改名为百度xx、腾讯xx,在阿里,口碑仍是口碑,高德还叫高德,优酷土豆也没有变成阿里视频,只是创造“孩子”的你,很可能和“孩子”的未来无关了。
没有人知道,33岁的张旭豪最后是否会彻底离开这家他24岁创办的公司。即便离开,他也不是阿里众多收购案例中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出局的创始人。
2006年,阿里500万美元收购口碑网。到2009年,创始人李治国放弃口碑的自主权调往阿里云,一年后彻底离开阿里。多年后李治国回忆,离开口碑前,他曾遇到马云,马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两个字:“放开”。
2009年,阿里收购万网绝大多数股权,创始人张向东远赴新加坡。融入阿里后万网的新总裁鲁众曾官至阿里副总裁,也于2014年离开。
2014年,阿里11亿美金收购高德地图,原ceo成从武和coo张勤离开。2017年成从武受访时落寞尽显,“我这个人已经是退出江湖了,应该说消失了。”
2015年,优酷土豆被阿里收购,一年后优酷创始人古永锵离任优土董事长兼ceo,成为阿里大文娱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席。其时,36氪的一句评论被广为转发:一个行业发展到比拼资本的时候,就是创业者谢幕出局,资本家和职业经理人登场的时候。
阿里更倾向什么样的创始人?
“阿里选择的合作伙伴不是因为对方体量大和强,而是有意愿且具备转变的主动性。”
创始人进入阿里之后如果不all in怎么办?
“那就换掉他。”
张勇接受采访时的这两句对话或许能解答被阿里收购的创业者大多以离开收场的原因:一方面,被阿里选中的创始团队往往已经开始寻求转变,大多对于原本业务和独立性并不非常执着;另一方面,并购之后不仅有阿里对公司的改造,还要求创始团队深度理解阿里的相关业务,一旦做不到all in,被动或主动离开,就是结局。
例如高德。2013年初,就有不同企业争着和高德谈投资并购,高德从来不拒绝。私下聊天,成从武还和coo张勤说:“都这么多家找过我们了,阿里怎么还不找我们?”
“大部分业务型的并购,我们更希望创始团队能在集团内部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一定的。”阿里战略投资部总监谢鹰在接受36氪专访时说。
现实是,能被阿里战略投资相中的创业者,大多已经走到企业融资的中后期,被并购就意味着要从公司产权的拥有者转变成阿里具体业务的管理者,并向集团层面汇报。纵使创业者有意愿甚至有能力,“(阿里巴巴)金子塔尖上的人总是少的,你不可能期待塔尖上一堆人”,谢鹰对36氪说。
原uc优视董事长兼ceo俞永福是唯一站到塔尖的那一个。
2014年6月11日上午9点,俞永福发了一条微博:“一个重要的决定:合聚变!”20分钟后,官方新闻稿放出,阿里以超过4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uc,当时号称中国移动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交易,比此前百度收购91助手价格的两倍还要多。
当天,uc所在的北京优盛中心办公室里,随处可见的液晶电视里无一例外地显示着“合聚变”三个字以及阿里和uc的logo,大红的底色就像在欢庆一场胜利。
即便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俞永福即将走向的,确实是一场胜利。
阿里收购uc之后,俞永福称受马云亲自邀请,成为阿里集团最高决策机构“战略决策委员会”的第8名成员。俞永福爱用第三人称“永福”代替“我”,并购后的第一场记者招待会有一个中心思想:永福是阿里集团最高级别管理者之一,永福向身属其中的战略决策委员会汇报,永福没有变成一名职业经理人,也没有变成谁的下属。
俞永福成了新成立的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次年,阿里收购高德地图后,他担任高德集团总裁,并负责将高德整合进阿里的工作。再往后,他又兼任阿里集团旗下网络营销平台阿里妈妈总裁,并全票当选阿里上市后第一拨合伙人。2016年10月底,俞永福从古永锵手中接手优酷土豆,成为阿里文娱集团董事长兼ceo。
俞永福成为阿里并购企业家中的“异类”有两个原因:
其一,阿里收购uc时,uc并不处在弱势。当时,俞永福宣称“uc是非卖品”已经一年有余。作为超级app,uc浏览器那其时的全球用户数突破5亿,每月产生的搜索量超过60亿次——这些原本大多属于百度的流量正快速被转移到uc旗下的神马搜索上。同时,uc也一直是手机版淘宝最重要的第三方流量来源。
其二,俞永福本就是整合高手。他曾在uc内部成功整合收购来的手游平台九游和pp助手。2014年阿里收购uc前,他也曾通过整合阿里资产获得不错的口碑,一块是整合原来的淘宝浏览器,发布uc电脑版浏览器业务,另一块则是整合阿里旗下的的一搜,紧接着发布了神马搜索。
正因此,在俞永福口中,进入阿里生态的uc仍遵循着“永福路线”,当他接手高德和阿里妈妈之后,他甚至说:“我用uc的文化去改变阿里妈妈和高德。”
张旭豪和俞永福都曾高喊过“上市”,被并购前的uc还有过 “(bat)得uc者得天下”的说法。但张旭豪显然无法复制俞永福,恐怕不论谁都很难想象阿里的任何一点会“被饿了么的文化改变”。
“能产生业务价值的投资我们才认为是好的投资。”谢鹰告诉36氪。而“产生业务价值”作为评判基础,不仅体现在标的的选择、投后的强力整合上,也反应在阿里对创始人去留的态度上。
2017年11月,阿里入股高鑫零售,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高鑫旗下超市大润发coo袁彬透露交易细节:张勇曾对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说,“peter(黄明端)你如果不走,你的团队稳定我就投,如果你走了我就不投了。”对此,阿里的回应是,线下超市业务不是自己熟悉擅长的,“黄明端团队会更合适做这个业务”。
说到底,仍是“业务”二字。
几乎与高鑫投入阿里怀抱、黄明端决定留下在同一时刻,张勇通过公开信宣布,俞永福将不再担任阿里大文娱董事长、大文娱及高德总裁职务。大半年之后,俞永福执掌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马云发起成立的“电子世界贸易平台”)生态基金。
俞永福为阿里文娱业务的持续低迷埋了单。重回他最为擅长的投资圈时,他仍坚持说e-wtp生态基金不止于阿里,更不属于阿里,“ewtp基金要做的投资生态,并不是基于阿里全球生态的构想,要超越阿里的视角让整个生态更繁荣。”
最终,永福还是没能成为媒体冠以他的“马云接班人”。
赚1亿对阿里没意义
如此强调业务耦合的阿里投资并非一夕而成。在2014年之前,追求回报、扶持企业的财务投资仍在阿里投资中有重要地位。
2005年8月,农历七月初七,阿里与雅虎的联姻出现了两个版本:外媒传言,雅虎将兼并阿里获得后者40%的股份和35%的投票权,国内的版本则是阿里收购雅虎中国,还获得10亿美元的礼金。
不论如何理解,这都是阿里对外宣称涉足投资的起点。
“2005、2006年阿里还没什么钱,也不懂投资。”一位有着技术和金融双重背景、当时被马云招入阿里的高管向36氪回忆,“我想要做投资、并购,但是没这业务。就把我派去管技术了。”
2008年,阿里资本成立。多位知情人向36氪证实,阿里资本的成立就是为了做财务投资。那时,阿里内部仅在淘宝、b2b等各个子公司设有战略合作部,集团层面的投资只有财务投资一种。从2008年到2011年,尽管阿里投资了搜狗、易图通、uc等公司,但整体仍处摸索阶段。
原阿里战略投资总监、湖畔山南合伙人盛森告诉36氪,变化发生在2012年底。“陆兆禧(前阿里巴巴ceo)后来从分散的战略合作部中找来有海外背景、能力较强的人组成了集团层面的战略合作部。不到一年,战略合作部一分为二,一部分人去做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