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阿里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上海这个地方利用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人工智能构建了一个数字世界!云计算的拐点将至!

2019/8/5 1:02:36发布232次查看
原标题:上海这个地方利用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人工智能构建了一个数字世界!云计算的拐点将至! 来源:周到上海
2013年从美国西雅图回国,冯超包了一个集装箱,把西雅图家里的东西都打包运回了国内,这一年,阿里云的第一台小型机下线。
2014年,冯超正式进入阿里巴巴云业务团队,薪水“腰斩”,直到4年后的今天,冯超的薪水才达到当年他离开西雅图微软公司的水平。
当年进入阿里巴巴,冯超可以选择去淘宝、天猫、支付宝……结果他选择了阿里云,“中国需要有一多云,需要有技术设施。”冯超说。
进入阿里巴巴之后,冯超感受最深的是,关于云业务,基本每周会议室开会,都是各种挑战声。平均一两个周就收到同事的转岗邮件,要么去蚂蚁金服,要么去其他业务。
“但有些事情,跟钱没有关系,就是有很多坑要踩,必须长时间的实践付出,才能产生价值。”冯超说,云就是这样,拼时间,阿里云起步得早!
到了2015年、2016年,阿里云开始爆发性的增长!2015年阿里云营收首次进入财报。idc统计显示,阿里云已经成为2016年中国最大的公共云服务提供商。自2016财年第一度(4-6月)开始,阿里云每季度增速呈三位数,到2017年财年(2016年4月-2017年3月),阿里云收入规模达66.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
2019财年,阿里云的全年营收达到247亿元,四年复合增长达110%!阿里云正成为整个云计算服务市场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天(7月24日),全球最大crm软件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宣布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将集成阿里云向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和支持。根据合作协议,未来salesforce的核心服务,包括销售云、服务云、商业云和salesforce平台,将全面集成阿里云,为大中华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salesforce是美国上市公司,市值约1240.53亿美元。
“云计算发展了这么多年,到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拐点。”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今天上海的阿里云峰会上说。
云的拐点
“每一个技术的发展都有一个拐点,从启动期到拐点,到增长的爆发期。云到今年,我觉得它是一个拐点的来临。”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说,过去几次工业革命 ,都是因为新技术,今天有几个关键技术导致社会的巨大变化:
云的技术、大数据智能化的技术、智联网的技术、移动化的技术。
idc最近发布的《全球云计算it基础设施市场预测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云上的it基础设施占比超过传统数据中心,成市场主导者。
2019年,云服务商采购的it基础设施,第一次超过线下的采购,第一次超过50%。这也意味着云变成了一个主流it基础设施,一旦超过这个拐点,之后会迎来爆发性的增长。
相比传统it,企业上云后成本可以下降50%,稳定性提高10倍以上,安全性提高50倍以上,效率提高3倍以上。
阿里云用了十年时间,搭建中国唯一的自制研发的云操作系统——飞天云操作系统,这是中国经受最长时间考验和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平台;同时搭建了一个飞天大数据平台,其成为中国唯一的自研计算引擎,计算机集群可扩展到10万台,单日数据处理量达600+pb。
在这个基础上,阿里巴巴的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能完成阿里集团25个事业群、300多个业务单元进行集团级的业务协同,4周就能搭建一个盒马,从数据的采集、构建到展现只需要2.5秒。
今天,阿里巴巴做双11,同时会有几十万个页面,每个人看到的页面都不一样,都是即时生成的。
淘宝每天有3亿人访问,有1000多万家店铺,有20亿商品,在这么大的范围之内要做计算,而且是实时,在海量的数据下做实时化是非常难的,但这是阿里巴巴这么多年做飞天大数据平台积累的成果,也是基于阿里云的整个智能系统的一个成果。
当然,在阿里云支撑阻力阿里巴巴的庞大复杂业务之后,这个能力正在快速向外输出。
根据gartner的2019年7月公布的数据,阿里云2018年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比7.7%,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居全球第三。不过从增速来看,2018年比2017年增速92.6%,全球最快,亚马逊的市场份额增长26.8%,微软市场份额增长了60.9%。
构建数字孪生体
“今天,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新的数字孪生体,在物理上有这么一个城市,在数字世界也会有这么一个城市,每一个路灯、每一个消防龙头都被数字化,整个地下管网、所有的垃圾桶全部都被数字化,这是很快会被发生的事情,因为今天技术上已经没有壁垒了。”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说。
在上海,就有这样一个数字世界空间——临港。
上海浦东临港智慧城市发展中心主任陆肖元分享基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城市大脑建设,他说在的整个315平方公里的区域里面,管委会一共有100多个人,大家到了临港就感觉到美国一样,人很少,马路很宽,那这个地方怎么来管理?整个城市管理能力都上云!
陆肖元说,城市管理能力上云,包括势头能、数能、图能、感能、管能和算能。
比如数能,城市一方面政府产生很多数据,城市本身也运行产生很多的数据,包括像高德、停车场、酒店数据,这都需汇聚到城市大脑平台上。
比如图能,主要是指城市地图,在临港这个地方有摇杆,还有通过无人机来做整个城市航拍的精细化地图。
比如管能,一方面通过人利用数字化的设备采集数据,一方面让无人机上云,在整个临港核心城区70平方公里建了7个无人机的机库,通过云的调度,让无人机可以到任意的事发地点做相应的执行任务。
整个城市管理能上云之后,能实现精细化管理。上海浦东临港智慧城市发展中心主任陆肖元说,这里有三个评价的体系:
一是主动发现率,绝大部分的事件靠打电话人的方式发生,但有了视能和感能,就能实现主动发现,在所有城市管理的事件里面有多少是主动预先发现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二是智能派单率,本来没有这个事,也没有人发现,现在有了这么多的手段,使事件的数量增加了,增加了以后怎么来处理它?我们希望有一个智能派单的引擎把这些事情派到相关的职能部门去处理。
三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个闭环,就是所谓的闭环率。在临港有很多旅游景点,天文台、滴水湖、海昌海洋世界,在节假日时很堵很挤,如何做应急预案呢?
“把整个城市地图构建成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为每个人、每个汽车、每个小车或者是大车构建它的数学模型,把这些车按照临港的人口比例,比如说今天进4万人,我们会把人和车投到地图上去,这个时候模拟整个峰值的人进入时,其对于交通拥堵以及整个基础设施的压力,然后给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和策略。”
如此,整个城市管理的效率提高了。
今天,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一座城,还有身边很多东西。技术第一次把以前需要人去感知的东西变成可以用机器去感知,比如共享单车装上模组,这个共享单车就实时在线、实时调度、实时可监测了;在技术和数据上也诞生了很多创新应用,比如打车,以前出租车你出完车了要付钱,今天在中国你打车是不需要付钱的,它自动扣,因为你的信用能力,所以可以帮你付……
显然,整个世界,因为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正在变得更数字化、智能化、联网化!

阿里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