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发布在云栖大会上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统计的iaas的市场份额,阿里云是仅次于亚马逊aws、微软的第三大厂商。而从阿里云高管们在云栖大会上的发言来看,成为第二名将是一个很快的目标。
我承认阿里云目前的增长速度不错,但是要实现从全球第三名到第二名的跨越,这个时间可能会比阿里云预想的要长一些。另外,也不要忽略了google cloud、甲骨文,这些厂商有充足的储备让自己后来居上。
目前阿里巴巴已经开通了日本、美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印尼等地的数据中心,以服务在当地有业务运营的中国企业,和当地的企业。
根据阿里云副总裁李津的说法,阿里云现在已经是香港地区的第一名的云计算厂商,并且不出意外很快会成为新加坡的排名第一的云计算厂商。
从阿里云公开的信息来看,阿里云在国外似乎做得还不错,但由于很难接触阿里云在国外的客户或者拿到一些权威的第三方研究报告,阿里云的国际化成绩于我一直是个谜。
为了了解国外企业对于阿里云的真正看法,在本次云栖大会上,我特地跟几家阿里云的国际和合作伙伴聊了一下。
先来看看他们的成绩和观点:
sb cloud:阿里云和软银在日本的合资云计算公司
sb cloud在日本市场运营了一年多,主要客户是一些在日本开战业务的中国公司,也有日本公司,但是目前数量并不多。目前这些客户主要使用iaas服务。在运行一年之后,sb cloud已经有了一些软件和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在客户数量方面,目前sb cloud有200多家客户,其中付费客户约有100多家,目前客户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之中。
netapp:企业数据管理服务运营商
netapp的中国客户有3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金融、医疗、教育、政府、制造等行业。阿里云是netapp的客户,同时对于一些存在数据灾备、迁移等需求的客户,阿里云也会推荐客户使用netapp的服务。除了阿里云之外,netapp还跟国内其他云计算厂商都达成了合作。从他们的感受来看,国内企业上云的增长速度比国外要快很多。
splunk:实时运营智能(operational intelligence)软件平台供应商
splunk跟阿里云合作刚刚半年左右,很多客户提出基于阿里云平台使用splunk服务的需求。阿里云是splunk第一家合作的云计算厂商,平台上的客户刚刚起步,数量暂时不多。选择首先跟阿里云合作,在客户群、技术实力、企业文化等方面都有考量。目前,splunk也在跟其他云计算厂商合作。
datavisor:提供在线欺诈和金融犯罪检测服务的领先者
datavisor跟aws、azure以及google都有合作,但进入中国后,因为这些厂商的服务器区域覆盖有一些限制,因此选择了数据中心更多,价格更低一些的阿里云。在选择合作平台的时候,也看过其他中国云计算公司,但规模和功能等方面要落后阿里云很多。合作一年来,进展很好,有一半客户都在使用阿里云平台,主要是科技类公司。
docker: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
docker的人说,阿里云是中国实力最强的云计算厂商,双方合作一年。这次云栖大会期间,docker ceo也来了杭州,希望增强跟阿里云的合作关系。阿里云的容器技术很强,给了docker很多反馈信息,对docker生态的建设有很大帮助。阿里云在docker在中国的落地做了很多工作,目前阿里云是中国唯一的合作伙伴
现在来说说我的感受。
从交流中,我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中国第一大的云计算厂商,阿里云享受到了先发优势,不论是客户数量和技术积累,都得到了这些外企的认可;另外在这些外企眼里,阿里云在中国的优势地位,比我们身在中国的观察者所认为的位置要高出一些。
为什么是阿里云?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已经演进成为一个真正的平台经济体。
作为一个多边市场(平台经济体),阿里云一方面连接着100万以上的的付费企业客户,另外一方面,阿里云还连接着超过5000家合作伙伴,以及超过6000款云市场商品。
可以说,阿里云平台连接的各方已经形成了交叉网络外部性,即付费客户的不断增长,吸引着更多的合作伙伴,同时合伙伙伴的不断增长,也吸引着更多的企业客户选用阿里云。几方之间互相成为正反馈,而一旦这样的正反馈机制形成,就会成为一个十分牢固的护城河。
现在都在谈生态竞争,阿里云的生态可以说已经走到了2014年11月亚马逊aws宣布100万付费客户时的节点。如果云计算行业发展的路径类似的话,阿里云翻版aws在美国的发展路径真的可性能很大。
以往,我们在观察国内云计算市场时,会考量很多因素,总觉得后来的云计算厂商靠着一些雄厚的资源可以冲上来,给阿里云带来一些挑战,但是我现在觉得,已经不太可能了。
最后预告一下,我还在云栖大会上做了一个小调查,拿到了几十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回头给大家再分享出来,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