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4月,纳斯达克市场彻底崩盘。
伴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国际国内资本对中国互联网的投资热潮跌入低谷,而这股热潮仅仅维持了两年多。自此,互联网的短暂春天也宣告结束了。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普遍受到了沉重打击,新浪、搜狐、网易的股票市值也严重缩水。大量的中小网站也在这场巨大的网络泡沫中纷纷裁员、倒闭。
此时的互联网遭遇了真正的寒冬。在这种处境下,几乎所有的投资商都不敢再轻易向互联网公司投资,阿里巴巴也难以摆脱这种困境。这时,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模式再次遭到了舆论界激烈的批评和讽刺。然而,在阿里巴巴最危急的时刻,马云依旧对自己的梦想坚定不移,对阿里巴巴的事业坚信不疑!
与此同时,马云带领阿里巴巴开始了公司内部的整顿。
2000年12月,马云针对公司内部存在的干劲不足等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整顿。此时,那位曾经亲自操刀执行大裁员的铁腕“宰相”关明生,也对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很快得到了员工们的一致认同,他们把价值观制成卡片,装进口袋里,甚至马云还将对价值观的理解列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以此来激励员工。
2001年 ,马云决定投资100万,在公司内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培训。2001年4月,培训工作进入实质性的阶段。这次培训邀请了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的高级顾问,从阿里巴巴主管级的员工开始,继而扩展到中层、高层。
当时,由于阿里巴巴的销售人员都是由创业元老临时组织起来的。这些人虽然对阿里巴巴的产品和运营模式相当了解,但缺乏专业的销售知识。于是,马云在李琪的建议下,成立了销售培训班。这次大规模的培训使阿里巴巴的技术骨干和销售精英们增强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了解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知识,因此得到了全体员工的一致称赞。
经过一番整顿和培训之后,阿里巴巴的员工成为了一支充满激情的团队。此时,如何实现阿里巴巴的赢利,就成了马云及其团队所面临的重要难题。
2001年12月,阿里巴巴迎来了其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阿里巴巴的会员突破了100万,并实现了当月的赢利。这一目标的实现,与阿里巴巴的两个产品——“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有着重要的关系。
事实上,早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供应商”就已经出现。当时,马云和阿里巴巴在杭州对“中国供应商”这个产品进行着低调运作。作为阿里巴巴的当家产品,“中国供应商”的服务主要面对出口型企业,旨在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成为国际供应商,为中国的一些出口商提供线上的推广和线下的服务及展会支持,以此来促成签单。
众所周知,相比国外的商品,中国的商品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小商品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凭借着物美价廉的商品,中国成了世界产品的供应大国,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进驻中国本土。然而,在中国,深受企业规模限制的中小企业如何才能让这些价廉质优的产品远销海外呢?
马云和阿里巴巴针对的就是这个问题:“中国供应商”的推出解决了中小企业信息不畅的困境,让中小企业开始走向世界!此时,“中国供应商”的运作模式依然是会员制。其中,普通会员的服务费是每年四万元,高级会员是六万元。
“中国供应商”主要提供三个方面的服务:其一,帮助客户展示他们的产品及企业;其二,搜集客户的产品带到各种国际展会参展;其三,对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商贸方面的礼仪和相关知识的辅导。除此之外,阿里巴巴又新增加了一项服务:内部信息的排名。申请这项服务的会员可以通过确定关键词,让买家在搜索信息时,最先看到自己企业的信息。显然,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排名能够靠前,在阿里巴巴的市场中处于最显眼的位置。于是,阿里巴巴的商机就出现了,马云因此想到了竞价排名的收费方式。于是,各个企业纷纷参与到竞价排名的行列中。就这样,阿里巴巴开始赢利了。
2002年2月,在互联网的寒冬还未结束之时,日本的亚洲投资公司独具慧眼,向阿里巴巴投资500万美元,阿里巴巴完成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三笔融资。可以说,这500万美元对仍然处于寒冬中的阿里巴巴是雪中送炭!
2002年3月10日,“诚信通”的诞生又为阿里巴巴开辟了新的赢利渠道。针对网络贸易信用问题,阿里巴巴中文网站正式推出了“诚信通”产品。“诚信通”是阿里巴巴为发展中企业量身定做的一套产品,它的诞生宣告了网上诚信时代的到来。与“中国供应商”相比,“诚信通”主要针对的是国内贸易。阿里巴巴通过向注册会员出示第三方对其所作的评估以及交易诚信记录,帮助“诚信通”会员获得采购方的信任。“诚信通”推出后,阿里巴巴的会员可以享受到方方面面的信息以及服务。阿里巴巴可以借此直接帮助企业更好地在网上宣传企业和推广产品。“诚信通”的会员不但可以看到每两小时更新一次的采购信息,并且每发布一条信息,平均可以收到六到七条买家反馈。诚信认证标志,则让“诚信通”会员和普通会员在身份上有所区分。很明显,“诚信通”会员更值得买家信赖。拥有越高的诚信通指数,信息越优先排序,也就更容易被客户找到。
事实上,“诚信通”的价值远不止这些。作为一个诚信考量标准,它不但为网上交易提供了诚信标准,也已经逐渐影响着线上中小企业的行业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商务生态的良性发展。就这样,伴随着“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的推出,阿里巴巴在互联网的寒冬中生存了下来。